冷库安装如何实现高效率低耗能
来源:更新时间:2015-06-04 09:30:01点击:次换热系统是冷库的主要耗能系统,主要是由压缩机、冷凝器、空气冷却器及贮液罐等组成。冷库冷藏效果如何,主要表现在对其的选型与配置,尤其是压缩机和冷凝器。
2.采取地基隔热处理措施
地基隔热处理措施是指针对不同地域的冷库因不同季节地表温度与库内温度存在的温差,为防止此温差引起的能源浪费而采取的一系列地基处理措施。它包含特制沙层、隔热层、通气管层及地表层。经过隔热处理后的地基与简单处理的地基相比,相同条件下的能耗前者只是后者的1/4~1/5。在地基隔热处理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隔热层和通气管层的设计,在隔热层设计中需选择适宜的聚高弹性的隔热材料,并运用整体链接技术,使整个冷库地基实现防潮、防震、防局部温变的目的。在通气管道的设计中应注意横向、纵向管道全部联通并在各个方向上的通风措施建设,在通风管道端头还应设置必要的防护网,避免小动物在其内部搭窝而堵塞通风。
3.围护结构采用节能型隔热层厚度
围护结构、隔热层的传热量占冷库总热负荷的20%-35%,所以减少围护结构的热负荷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围护结构得热量Q1 = KA(TW-TF)n ,从传热公式可知,传热量与三个因素有关,即传热面积A (m)、传热系数K(W/K?℃)和传热温差ΔT (℃)。传热温差与库外环境温度和贮藏食品所需要的库内温度有关,传热系数主要由围护结构内外壁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及围护结构热阻构成,围护结构热负荷与保温层厚度成反比,适当增加保温层厚度将有效降低能源损失,减少冷库的运行费用。
4.提高蒸发温度
适当提高蒸发温度,能缩小传热温差,减少压缩机的功率消耗,提高产冷量,有资料显示,对于压缩机,蒸发温度每升高1℃,每千瓦电机每小时的产冷量将提高2.4%左右,一般制冷装置都是按满负荷条件下设计的,但在实际运行中很多情况不是满负荷运行,所以在制冷量减少时,提高蒸发温度,即减少传热温差,同样可以达到降温的效果。
5.减少通过冷藏门的热湿空气浸入
冷库门的开闭将会引起很大的冷量散失,冷藏门的性能不良可能使能耗增加15%或者更多。若不及时关闭冷库门,导致大量的热空气进入冷库,热湿空气的结合容易在冷风机和蒸发器表面结霜,并且还会打破冷库温度场的平衡,加重制冷机组的负担。
6.采取智能控制系统,充分利用自然温差
我国昼夜温差大,据统计,冷凝温度每下降1℃,可减少压缩机功耗1.5%, 单位轴功率制冷量将提高2.6%左右。夜间环境温度低,冷凝温度也将会下降,据统计,海洋性气候地区昼夜温差可达到6~10℃,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可达10~15℃,南方地区昼夜温差可达到8~12℃,所以增加夜间开机时间,有利于冷库节能。
我国是耗能大国,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普遍采取节能措施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低温保鲜储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推广冷库的节能措施也是必然趋势。
